别樵叟

采药荒原抚断碑,偶从樵叟坐移时。
别来正想难寻处,岐路西风乱鬓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别樵叟》是明代陶益所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怀念与对世俗世界的疏离 。下面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1. 诗人简介
  • 陶益,字允谦,号练江居士、江门迂客,祖籍郁林(今广西玉林),后随祖父迁至新会。陶益是一位博学强记的学者,精于易学和通理,曾日聚诸生讲习于明伦堂,并构筑樾墩书屋以读书。他因眼疾辞归,终年八十去世。
  1. 诗作原文
    采药荒原抚断碑,偶从樵叟坐移时。
    别来正想难寻处,岐路西风乱鬓丝。

  2. 诗歌鉴赏

  • 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隐逸山林的老者的形象,以及诗人在偶然间与其相遇的情景。诗句“抚断碑”可能指的是诗人在荒废之地发现的古碑,或是与老者的一次偶然对话所引发的感慨。”岐路西风乱鬓丝”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在告别老翁时的不舍情绪。
  1. 创作背景
  • 陶益在江西永新任职时因眼疾辞职,返回故里后隐居山林。此诗的创作很可能发生在他晚年归隐期间,通过对老樵叟的描写,寄托了他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

《别樵叟》不仅是一首表达对自然山水向往之情的诗作,更是陶益心灵归宿的象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感受到陶益对人生态度的独特见解以及对传统学问的深厚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