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送马使君之吴中

樟亭离席散,遥发画幡车。
飞雉新阡麦,啼莺故苑花。
望山登郡阁,行水到田家。
莫道凝香句,前人独可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钱塘送马使君之吴中》是明代著名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而且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吴地特有的风物人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简介:高启(1336年—1374年),字季迪,号槎轩,江苏苏州人,明初“吴中四杰”之一。他博学多才,尤精于史,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为元明间一大家。

  2. 诗歌原文
    樟亭离席散,遥发画幡车。
    飞雉新阡麦,啼莺故苑花。
    望山登郡阁,行水到田家。
    莫道凝香句,前人独可夸。

  3. 诗词赏析

  • 樟亭离席散:樟亭,即樟亭驿,是古代官员出行途中的一个重要节点。离席散,意味着在樟亭驿站告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
  • 遥发画幡车:“发”,动词,指出发;“画幡车”,是一种装饰华丽的车辆。这里形容马使君的车队远远地离开,画面如同画卷一般展开。
  • 飞雉新阡麦:“雉”,指野鸡;“阡”,古时田间的小路;“麦”,指小麦。描述了田间新麦成熟的景象,生机勃勃。
  • 啼莺故苑花:“故”,旧的;“苑”,古代皇家园林;“花”,指花朵。描写了莺鸟在昔日皇家花园中啼鸣的景象,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
  • 望山登郡阁:通过“望山”,表达了对远方山水的向往;“登郡阁”,登上郡中的楼阁,意味着对政务的关心和参与。
  • 行水到田家:“行水”,流动的水;“田家”,指农田。描绘了水流经过田野,滋润着土地的画面,体现了自然的和谐与丰收的喜悦。
  • 莫道凝香句,前人独可夸:这里的“凝香句”可能是指诗句中富有香气的词句,但高启认为这些并非最令人赞叹之处。他认为自己能够超越前人的成就,这种自信和谦逊并存的态度值得赞赏。

《钱塘送马使君之吴中》不仅是一首表达深厚友情的诗歌,更通过其优美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明代吴地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杰作,也是研究明代文化、历史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