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时犹在野,独卧见高情。
移艇闻烟唱,钩帘看雨耕。
江晴双鹳下,树晚一牛鸣。
回首徒相忆,柴车不入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清时犹在野,独卧见高情。
移艇闻烟唱,钩帘看雨耕。
江晴双鹳下,树晚一牛鸣。
回首徒相忆,柴车不入城。
《沈征士铉野亭》是明代高启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高启,字季迪,号槎轩,是明朝杰出的文学家和诗人。《沈征士铉野亭》作为高启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
在《沈征士铉野亭》中,“清时犹在野,独卧见高情”这两句描绘了作者隐居生活的场景,表达了对高尚情操的追求。而“移艇闻烟唱,钩帘看雨耕”则生动地勾勒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田园风光,展现了作者闲适的生活态度。此外,“江晴双鹳下,树晚一牛鸣”则通过自然界的动静结合,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柴车不入城”一句透露出一种遗世独立的情怀,反映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沈征士铉野亭》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志向的诗作,更是高启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