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道中雪甚

井陉天下险,何况雪中过。
绝壁看云嶂,危桥下玉坡。
奔腾千驷马,森矗万人戈。
信有淮阴令,衔枚夜渡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井陉道中雪甚》是陆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陆深,字子渊,号俨山,华亭(今属上海)人。陆深是明代中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其文学成就在明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在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及第,官至詹事府詹事,后谥“文裕”。他的诗歌创作以五言律诗为主,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对后世影响深远。
  1. 诗歌原文
    井陉天下险,何况雪中过。
    绝壁看云嶂,危桥下玉坡。
    奔腾千驷马,森矗万人戈。
    信有淮阴令,衔枚夜渡河。

  2.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井陉道中雪甚》这首诗通过描写井陉道中的雪景和冬日的险峻,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诗中的“井陉天下险,何况雪中过”表达了作者对于井陉道路险恶以及雪中行走困难的感受。
  • 情感表达:诗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与坚毅的情感。面对绝壁、危桥以及奔腾的马匹和森立的兵器,诗人不仅没有退缩,反而表现出一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 象征意义:诗中的“奔腾千驷马”和“森矗万人戈”象征着力量与坚韧,而“信有淮阴令,衔枚夜渡河”则暗示着智慧与策略的重要性。
  • 历史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时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个人心境。同时,也反映了陆深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1. 诗歌鉴赏
  • 语言特色:陆深的诗歌语言简练,用词考究,善于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例如,“绝壁看云嶂,危桥下玉坡”中的“绝壁”与“云嶂”形成对比,展现出自然之美;“奔腾千驷马,森矗万人戈”则通过数量词的使用,增强了画面的紧张感。
  • 结构布局:《井陉道中雪甚》的结构紧凑,首句即点明主题,中间部分详细描绘景物与情感,最后两句收束全篇,总结诗人的情感和态度。这种结构布局使得诗歌层次分明,情感饱满。
  • 文化内涵:通过对井陉道中雪景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陆深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1. 历史影响
  • 文学价值:《井陉道中雪甚》作为陆深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位置。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中国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资源。
  • 教育意义:这首作品的流传和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同时也能够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井陉道中雪甚》是陆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其深刻的情感体验、精湛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中国诗歌艺术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