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早朝寒甚

寒重春犹勒,风回雪未消。
旗常悬日月,殿阁迥云霄。
卿相恭寅协,君王视早朝。
天颜殊有喜,胪唱扬箫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十日早朝寒甚》是明代诗人陆深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 寒重春犹勒:描述天气虽然寒冷,但春意未减,寒风依然凛冽。
  • 风回雪未消:描绘风势强劲,雪花尚未完全融化的景象。
  • 旂常悬日月:形容旗帜高挂,象征着朝廷的权威和威严。
  • 殿阁迥云霄:形容宫殿建筑高大,直入云端。
  • 卿相恭寅协:描述了官员们恭敬勤勉,与皇帝齐心协力。
  • 君王视早朝:表明皇帝亲临朝堂,关注政事。
  • 天颜殊有喜:暗示皇帝心情愉悦,对朝政有着良好的期待。
  • 胪唱飏箫韶:形容官员们高声宣读诏书,声音悠扬如箫韶之音,传达着祥和的氛围。
  1. 诗歌赏析
  • 艺术特色:《十日早朝寒甚》以其简练的文字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明代宫廷生活的一个侧面。诗中通过对比冬日的严寒与春天的生机,强调了皇权的重要性以及官员们对皇帝的忠诚。
  • 情感表达:陆深在诗中流露出对皇帝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通过对宫廷景象的描绘,传递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
  1. 文化意义
  • 历史背景:陆深生活在明代中期,这个时期的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陆深的诗作反映了明代宫廷生活的一个真实写照。
  • 文学价值:《十日早朝寒甚》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为后人提供了研究明代宫廷生活、政治制度以及文人墨客情感世界的珍贵资料。
  1. 创作背景
  • 个人经历:陆深的生活经历丰富多元,他曾担任过多个官职,亲眼目睹并参与了明朝的政治生活。这些经历使他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和体验官场的复杂与微妙,从而激发了他对政治和社会的关注。
  • 时代特点:在明中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城市繁荣昌盛,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地位逐渐提升。陆深的诗歌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它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反映。

《十日早朝寒甚》不仅是陆深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更是明代宫廷生活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明代的政治、文化和社会风貌。同时,这首诗也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不应忽视精神文明的建设,保持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关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