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祭江亭

春深羊傅庙,江涌鹿门山。
一上孤亭望,遥空独鹤还。
浪沙明浴日,苔砌晕成斑。
耆旧登临地,高风乍可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祭江亭》是明代诗人陆深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先贤的敬仰以及对自然风光的欣赏。下面是关于《登祭江亭》的介绍:

  1. 作者简介:陆深(1477―1544),字子渊,号俨山,华亭(今属上海)人。他的一生可谓多姿多彩,他于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进士后,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陆深的诗作多反映了其个人的情感与对历史、自然的感悟。
  2. 作品原文:春深羊傅庙,江涌鹿门山。一上孤亭望,遥空独鹤还。浪沙明浴日,苔砌晕成斑。耆旧登临地,高风乍可攀。
  3.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陆深的游历之中,他不仅游览了风景名胜,同时也留下了不少诗歌,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感慨。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与地点虽未明确指出,但可以推测陆深可能曾在江南一带游历,特别是访问了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羊傅庙和鹿门山。
  4. 艺术风格:《登祭江亭》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了陆深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高度赞美。诗中通过对江边小亭的描绘,传达出作者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宁静与愉悦。同时,诗人还通过“浪沙”、“浴日”、“苔砌”等意象,巧妙地运用对比与象征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5. 主题思想:这首诗不仅表现了陆深对古代先贤的敬仰,也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然和谐之美的理想。在这首诗中,陆深通过描写江边的景致和古迹,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登祭江亭》不仅是一首描绘景色的诗歌,更是陆深个人情感和历史情怀的艺术载体。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看出,它不仅展现了陆深卓越的文学才华,还反映了其独特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