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徐昌国登鸡鸣山

临风萧散撤荆扉,缓步相携上翠微。
试日丙丁看塔影,赌松宽窄解腰围。
路侵璧水分鸣铎,石近僧床挂衲衣。
满目楼台形胜里,当年辛苦忆龙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徐昌国登鸡鸣山》是明代著名诗人陆深的作品。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秀美,还蕴含了作者对历史、文化以及友情的深沉感慨。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 临风萧散撤荆扉,缓步相携上翠微。试日丙丁看塔影,赌松宽窄解腰围。路侵璧水分鸣铎,石近僧床挂衲衣。满目楼台形胜里,当年辛苦忆龙飞。
  •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象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赏自然之美的情景。
  1. 作者简介
  • 陆深(1477―1544),字子渊,号俨山,松江府上海人。他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工书,擅长诗文创作。其代表作有《俨山集》等。
  1. 诗歌赏析
  • 在这首诗中,“临风萧散撤荆扉”描绘了一幅诗人与友人轻松自在地推开柴门,步入山林的画面。这里的“撤荆扉”意味着摆脱世俗束缚,亲近自然。
  • “缓步相携上翠微”则表现了两人携手漫步于山间小路,共同欣赏着山间的美景。这里的“上翠微”形容山路蜿蜒而上,如同置身于青山之中。
  • 诗人通过对塔影、松树、路标和僧人住所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其中“试日丙丁看塔影”、“赌松宽窄解腰围”等句子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深厚的友情。
  1. 文化意义
  • 《与徐昌国登鸡鸣山》不仅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作,更承载了作者对历史、文化以及友情的深刻思考。诗中的“当年辛苦忆龙飞”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历史的敬仰。同时,通过与徐昌国的交往,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价值的探寻。

《与徐昌国登鸡鸣山》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篇,更是一篇充满哲理的文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读者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也可以深入思考人与自然、历史与文化以及友情等多方面的主题,从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