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日过唐桥庄

画船如鹢水云遥,闲过南溪五里桥。
行人渡口出复没,急鸟沙头鸣更摇。
相携看菊留茅舍,独往寻源随海潮。
无限高情付江路,林梢落日见渔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二日过唐桥庄》是诗人陆深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唐桥庄的所见所闻和内心感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及其背景:

  1. 作者简介
  • 陆深(1477―1544),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松江(今属上海)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官至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学士。陆深工书,有《俨山集》等著作传世。
  1. 诗歌原文
    画船如鹢水云遥,閒过南溪五里桥。
    行人渡口出复没,急鸟沙头鸣更摇。
    相携看菊留茅舍,独往寻源随海潮。
    无限高情付江路,林梢落日见渔樵。

  2. 诗歌解析

  • 画船如鹢水云遥:描述了一幅宁静的画面,画船上的船帆如鹢鸟般随风飘动,水面上的云彩与远处的江景融为一体。
  • 閒過南溪五里橋:表达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情,不经意间经过南溪边的五里桥。
  • 行人渡口出復沒:反映了渡口的繁忙景象,人们在渡口来来往往,如同水波中的倒影一样时隐时现。
  • 急鳥沙頭鳴更搖:描述了急促的飞鸟在沙滩上鸣叫的情景,声音此起彼伏,增添了诗中的动感。
  • 相攜看菊留茅舍:描绘了与朋友一同欣赏菊花,留在简陋的茅舍中的温馨场景。
  • 獨往尋源隨海潮:诗人独自前往海边,追寻源头,随着潮水的涌动感受大海的宽广与深邃。
  • 無限高情付江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这条流淌的江路之上。
  • 林梢落日見漁樵:夕阳西下,渔民和樵夫们开始归家,画面中林梢的落日与他们的归来形成了和谐的景象。
  1. 诗歌背景
  • 诗作创作的时间背景不详,但从诗的内容来看,它可能创作于诗人游历唐桥庄时的某个特定日子。

《二日过唐桥庄》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的诗作,也是陆深个人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陆深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