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海钓文明先生挽诗

朝野名传翰墨馀,白头空有读残书。
南荒秋早逢摇落,四海人多问起居。
塞下当年曾失马,钓丝终岁竟忘鱼。
八哀此日还成赋,惭愧先生识面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萧海钓文明先生挽诗》是诗人陆深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对文学家的哀悼与敬意。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朝野名传翰墨馀,白头空有读残书。南荒秋早逢摇落,四海人多问起居。塞下当年曾失马,钓丝终岁竟忘鱼。八哀此日还成赋,惭愧先生识面疏。
  2. 作者简介:陆深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 主题内容:《萧海钓文明先生挽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萧海钓文明先生的深切怀念和尊敬之情。
  4. 文化意义: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对文学的尊重,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文学成就的认可和尊重。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5. 情感表达:通过对萧海钓先生生前事迹的回忆,以及对其去世后的悼念,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其人格的高度评价。
  6. 艺术手法:这首诗采用了平实的语言和简洁的叙述方式,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朴实无华却又真挚感人的情感,是古代悼亡诗中的佳作。
  7. 历史背景:陆深生活在明朝末年到清朝初期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文人的地位和作用也在发生变化,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也反映了这一时代特征。

《萧海钓文明先生挽诗》不仅是一首表达哀悼与尊敬的诗歌,也是了解明代晚期文人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领略到陆深的文学才华,还能够深入理解那个历史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