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忆兄

一树秋风落渐多,高天窥鸟莫双过。
欲将远字愁难送,正把新诗闷自歌。
云外楚山移使节,雨中梁苑对耕蓑。
柴门此日谁怜病,情极湘江万里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夕忆兄》是明朝高叔嗣的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相关背景:

  1. 作者简介
  • 高叔嗣: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据资料显示,其与兄仲嗣并有才名。
  • 创作年代:作品属于明代时期,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从作品风格来看,应该是在明朝中后期创作的。
  1. 作品原文及注释
  • 原文:一树秋风落渐多,高天窥鸟莫双过。欲将远字愁难送,正把新诗闷自歌。云外楚山移使节,雨中梁苑对耕蓑。
  • 译文:树上的风声渐渐增多,天空中的鸟儿飞过又飞过,我难以送走这远行的忧愁。只好拿起笔来写新作,自己闷得唱起歌来。远处的天空中楚地的山峦随着使者的行程移动,雨中梁苑的田野上农民正在耕作。
  1. 写作背景
  •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没有详细的史料记录。但从作品内容来看,可能与作者的游历经历、仕途变迁或是个人情感经历有关。
  • 作品中所蕴含的秋天景象、自然之美以及对亲人的思念,都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独到理解和深刻感悟。

《秋夕忆兄》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它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人的情感。通过对这首诗及其创作背景的介绍,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明代诗歌的魅力以及诗人高叔嗣的个人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