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仰山卷

箧巾时捡燕峰书,白下多年梦寐馀。
万里恩私犹未报,只应无路致区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仰山卷》:明代诗歌的绝唱

区越的《题仰山卷》是一首明诗,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明朝文人精神风貌的一个缩影。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描绘了诗人在面对自然时的内心感受与人生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虑。

让我们来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区越,他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和官员。他的生平事迹丰富而精彩,曾在浙江、江西等地担任要职,并有丰富的政治经历。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观为主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谈谈这首诗的内容。《题仰山卷》中,区越通过对“燕峰”的描绘,抒发了他多年未能报恩的遗憾之情。他感慨于万里之外的恩情未得到回应,只能寄托于诗歌之中。这种情感既包含了对过往的回忆,也有着对未来的期望。通过这样的描写,区越不仅展现了自己的才情,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从文学价值角度来看,这首诗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首句“箧巾时捡燕峰书”,用词简洁却意味深长,将读者带入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境界。而“白下多年梦寐馀”以及“只应无路致区区”,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结构严谨,语言优美,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题仰山卷》是区越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之一,它不仅体现了区越个人的思想情感,也折射出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这首诗不仅是明朝诗歌的绝唱,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对于热爱古典文学的读者来说,理解并欣赏《题仰山卷》所蕴含的文化意蕴和艺术魅力,无疑可以深化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