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洲寺避暑

芳杜满溪塘,花宫水一方。
湿香消茗碗,危石护绳床。
鸟慧闲生媚,云慈夏亦凉。
坐依苔径曲,林霭暮苍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东洲寺避暑》是明代区怀年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东洲寺周围的自然景色,以及诗人在避暑期间的心境和感受,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夏日画卷。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区怀年:字叔永,高明人,明代文学家。他的作品在当时广受好评,与当时许多著名文人有往来,其文学作品多反映出明代中晚期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
  1. 诗歌原文
  • 芳杜满溪塘,花宫水一方。
  • 湿香消茗碗,危石护绳床。
  • 鸟慧閒生媚,云慈夏亦凉。
  • 坐依苔径曲,林霭暮苍苍。
  1. 诗歌解析
  • 芳杜满溪塘:这句诗描绘了荷花盛开的景象,象征着夏天的生机与活力。
  • 花宫水一方:这里的“花宫”指的是荷花,“水一方”则是指荷花池中的水,整体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 湿香消茗碗: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炎热的夏日中,一边品茶一边享受荷花带来的清凉。
  • 危石护绳床:这里的“危石”指的是险峻的石头,“绳床”则是用绳子编织成的床,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
  • 鸟慧閒生媚,云慈夏亦凉: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所见之景,鸟儿在悠闲地飞翔,云彩给人以慈祥的感觉,使得整个夏日也显得凉爽宜人。
  • 坐依苔径曲:诗人坐在弯曲的小路上,周围是茂密的苔藓,营造出一种静谧、幽深的氛围。
  • 林霭暮苍苍:这句诗描绘了傍晚时分树林中弥漫的雾气,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

《东洲寺避暑》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写夏日美景的文学作品,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哲思的体现。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区怀年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