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横槎渡

日落端江晚,维舟倚岸新。
自多临泛意,不负水云身。
野火收残市,寒潮下暝津。
明朝溯洄去,应访武陵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横槎渡》是明代区大伦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从多个方面来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宿横槎渡》的作者区大伦,字孝先,广东高明人。他的生平经历颇为曲折,曾中进士,历任东明知县、御史等职,在政治风波中多次遭受打击,最终被夺职归乡。他的仕途虽多波折,但其文学成就不容忽视,有《端溪日录》、《崇正辟邪录》、《端溪诗稿》等作品传世。

  2. 诗歌原文:《宿横槎渡》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首句“日落端江晚”,便描绘出一幅日落时分的江景图,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感受。次句“维舟倚岸新”,则通过“维舟”和“倚岸”两个动作,表现了诗人在傍晚时分选择靠岸停泊的情景。接下来“自多临汎意,不负水云身”,则表达了诗人对泛舟江湖的自由向往和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后两句“野火收残市,寒潮下暝津”,则展现了一幅暮色中的市井生活景象,增添了诗歌的生活气息。尾联“明朝溯洄去,应访武陵人”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期许与探索之情。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既有壮阔的自然景观,又有内心的感慨和追求。

  3. 主题内容:该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旅途的哲思。通过描绘日落时的江景、停泊的场景以及暮色中的市井生活,诗人展示了自己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态度。同时,也反映了诗人面对世事变迁,依然保持着一颗求索之心,期待着下一次的旅行和新的发现。

  4.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情景交融的技巧和简洁明快的语言。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精细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同时,诗歌的结构紧凑,前后呼应,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流畅自如,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5. 历史影响:虽然区大伦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但正是这些经历使他的文学作品更加深刻。《宿横槎渡》作为其代表作品之一,不仅体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为人们提供了一扇窥探明代岭南文人生活的窗口。

《宿横槎渡》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因其深刻的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而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对于喜爱古代诗词的读者而言,深入了解这首诗作及其背后的故事,无疑能增加他们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