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酉及门五子得隽

秦楼萧管待公车,雁影江云得报书。
花近上阳篱菊冷,马迟长乐岸枫疏。
经师北面惭莲勺,高弟南征近石渠。
好向横汾咏鱼藻,杜田容我赋归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乙酉及门五子得隽》是一首明末清初的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梁朝钟深厚的文学造诣,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面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人简介
  • 作者:梁朝钟,明代诗人,生活在明末清初时期。
  • 作品风格:梁朝钟的诗歌语言优美,富有哲理,善于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感慨与思考。
  1. 诗歌原文
  • 秦楼萧管待公车,雁影江云得报书。
  • 花近上阳篱菊冷,马迟长乐岸枫疏。
  • 经师北面惭莲勺,高弟南征近石渠。
  1. 诗句解析
  • “秦楼萧管待公车”:这句描绘了一幅古代士人出行前的准备场景,秦楼和萧管都是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的象征,暗示诗人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公车”指的是古代官员的出行车辆,这里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公务活动的期待和紧张心情。
  • “雁影江云得报书”:这里的“雁影江云”象征着远方的消息,而“得报书”则表示收到来自远方的书信。这种描写通常出现在古典诗歌中,用以表达诗人对远方亲友或朝廷消息的思念与关注。
  • “花近上阳篱菊冷”:这句诗通过对菊花的描述,传递了一种深秋时节的凄凉感。”上阳”可能指的是皇宫,菊花的凋零也象征着季节的更迭和时间的流逝。这样的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思考。
  • “马迟长乐岸枫疏”:这句话中的“马”和“枫”都是秋天的典型元素,”迟”和”疏”则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特有的萧瑟气氛。长乐宫位于北京西南,这里的风景在秋天尤为壮观,但同时也带有些许凄凉之感。

《乙酉及门五子得隽》不仅仅是一首诗作,更是一段历史和文化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以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