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草

偶闲种蒲草,露气落庭深。
药小能滋睫,灯前得伴吟。
香华他日兆,山水旧时心。
更取灵芝并,微风引翠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蒲草文学作品是关于菖蒲的一种文学作品。蒲草,又称菖蒲或剑竹,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茎干挺拔,叶片翠绿,花序繁茂,常被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它在中国文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在诗歌、散文中有所体现,还出现在各种文学作品中。

《红蒲草》是一部描写“文化大革命”年代的长篇小说。这部作品通过塑造青年学生、基层干部、普通百姓的形象,再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农村的历史画卷。作品以细腻丰富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展现了蒲草文化与生活的种种联系,梳理了古今中外关于菖蒲的艺文资料。

蒲草还出现在唐代诗人李白的五言古诗《鲁东门观刈蒲》中。此诗生动地描写了鲁东门外农家深秋割蒲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农事劳作的喜爱和对国家安危的关注。此外,还有一部名为《蒲草恋》的作品由晋江文学城作者创作,包含《蒲草絮絮》《只是当时已惘然》两篇短篇小说。

蒲草在文学作品中以其独特的形态和文化内涵,成为诗人笔下的灵感之源,作家心中的艺术象征。从古代文人画家钟情于莒蒲的描写,到现代作家程天瑞的长篇小说《红蒲草》,蒲草在文学作品中所扮演的角色多样而丰富,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审美享受,也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