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越台登眺

越台枕郊郭,吟眺喜逢秋。
山向庾关断,江从郁水流。
菊湖荒藓没,花坞夕阳愁。
极目鸿图外,苍苍云树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日越台登眺》是由明代诗人梁有誉创作的一首诗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作者介绍:梁有誉,广东顺德人,字公实,号兰汀。他曾与欧大任等同学于黄佐,并因念母而称病归家。他虽在官场中任职,但杜门读书,不常出见宾客,最终以三十六岁的年纪去世。
  1. 诗歌原文
  • 原文:越台枕郊郭,吟眺喜逢秋。山向庾关断,江从郁水流。菊湖荒藓没,花坞夕阳愁。极目鸿图外,苍苍云树浮。
  1. 诗意解析
  • 自然景观:诗中描绘了秋天的越台山,山峦如庾关般延绵不断,江水如同郁水河一般流淌不息。菊花湖上荒草已逝,花坞内夕阳斜照,给人一种凄凉之感。
  • 情感表达: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艺术手法:整首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向”、“断”、“没”、“愁”等词语,使得画面更加具有动感和生命力。
  1. 文学价值
  • 语言风格:梁有誉的诗作语言简练,富有音乐性。他的诗句流畅自然,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态度的选择。诗人通过对秋日越台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崇敬。

《秋日越台登眺》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情感的诗歌。通过对梁有誉生平的介绍和诗歌原文的解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