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高台谒苏文忠公像

长公不可作,遗像见丰标。
台接丹丘月,门临沧海潮。
一官空白首,十载为青苗。
玉简芳名纪,瑶编绮思饶。
感时真慕贾,著论每凌晁。
伊昔金莲遇,何年断梗飘。
投珠人共惜,毁璧祸难销。
旧迹嗟夷漫,荒祠更寂寥。
砌闲衰草积,牖暗暮云彯。
哀些难成调,忠魂讵可招。
丹青犹蔼蔼,松桧已萧萧。
渔火连江暗,霜钟振壑遥。
旅怀多感激,行矣寄长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妙高台谒苏文忠公像》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山中草木有春色,门外江湖无此声。
一别湖湘三载久,再游天地两心惊。
清泉自作闲人伴,白发空将世事更。
欲问苏公何处去?妙高台上是吾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首联写出了山中草木的春色与门外江湖的不同;颔联则表达了作者久别后的重游之情,以及再次见到朋友时的心潮澎湃;颈联通过清泉自作伴、白发更世事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未来的期待;尾联回到妙高台上苏文忠公像的场景,表达出诗人的怀念与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