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水下陇头,东西南北流。
浮萍逐陇水,一去不复收。
陇头流水歌三叠
介绍
《陇头流水歌三叠》是明代诗人张时彻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张时彻,字维静,一字九一,号东沙。他来自浙江鄞县,接受了族子张邦奇的指导,学习程朱理学。他的仕途颇为顺利,历任福建、云南、山东和湖广等省的要职,并在南京担任兵部尚书,五十三岁后因年老辞职,归隐于文酒之中。
诗歌原文:《陇头流水歌三叠·其一》:陇水下陇头,东西南北流。浮萍逐陇水,一去不复收。陇头流水歌三叠。
诗意解析:这首诗描绘了陇头河流的景象,水流的方向不定,如同人生的起伏不定。诗中的“浮萍”象征着人生旅途中的短暂停留和无常。最后两句“如何下陇水,瞬息成诀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艺术特色:此诗采用简洁有力的五言绝句形式,语言质朴而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对人生和故土的深刻感悟。
历史与文化背景:在明代,诗歌作为文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方式,其作品不仅在文学领域内受到重视,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陇头流水歌三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明代诗人对于人生、自然以及家国的深刻认识。
艺术价值: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同时也体现了明代诗歌的特色和魅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传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使得这首诗成为了明代诗歌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现代解读:在现代社会中,《陇头流水歌三叠》依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文化传承。通过学习和研究这首诗,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
《陇头流水歌三叠》不仅是明代诗人张时彻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歌的魅力,也可以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