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清江署中

何年别燕市,此日复相亲。
迎客花封县,哺雏雉狎人。
万里双龙剑,三秋一叶身。
经年惜良会,未信马蹄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饮清江署中》是明代梁元柱的作品,属于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内容以及主题等均值得深入探讨和了解,以下将详细分析这首诗:

  1. 创作背景
  • 梁元柱(1598—1636),字仲玉,号森琅,顺德人。明代著名诗人。他于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考中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后因参劾东厂魏忠贤而遭罢官归里。他在粤秀山麓建有“偶然堂”,并有《偶然堂集》四卷传世。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
    何年别燕市,此日复相亲。
    迎客花封县,哺雏雉狎人。
    万里双龙剑,三秋一叶身。
    经年惜良会,未信马蹄频。
  • 译文注释: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广西任参议时与友人相聚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友情的怀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渴望。全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1. 诗歌赏析
  • 艺术特色: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五言律诗形式,每两句为一组,共八句,结构严谨,韵律和谐。通过对比“何年”与“此日”的变化,诗人巧妙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友情的变迁。同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迎客花封县”,“哺雏雉狎人”,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 情感表达:诗中的“万里双龙剑,三秋一叶身”等句子不仅富有象征意义,还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此外,诗人通过反复强调“惜良会”这一主题,展现了他对重逢时刻的极度渴望和珍视。

《饮清江署中》不仅是梁元柱个人情感世界的写照,也是明代社会风貌的一种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思想情感及其文学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