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洲亭咏菊

昨夜生微凉,晓霜落庭树。
何来三径花,饱吸秋光吐。
紫蒂缀明霞,黄英濯华露。
遍篱玉屑围,匝地金钱布。
幽芳蝶不知,香浅风能度。
贞心向日怜,傲骨冲寒怒。
绝类香闺人,肌冷衣裳素。
羞逐东墙过,宁教青女妒。
愿结岁寒盟,孤芳期不坠。
所嗟桃李姿,徒与春华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瀛洲亭咏菊》是明代诗人梁元柱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在这首诗中,梁元柱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菊花在秋日霜降后的美丽景象。他首先以“昨夜生微凉,晓霜落庭树”开篇,营造了一个凉爽而清新的早晨氛围。接着他用“何来三径花,饱吸秋光吐”表达了对于自然界的观察和感悟,似乎在说即便是在偏僻的小径之中,也能见到盛开的菊花,它们充分吸收了秋天的阳光,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诗句中的“紫蒂缀明霞,黄英濯华露”形象地描绘了菊花的颜色和光泽。菊花的紫色花朵仿佛点缀着明亮的霞光,黄色的花瓣则像是被华露所洗涤过一般,透出一股清冽的芳香。“遍篱玉屑围,匝地金钱布”形容菊花不仅在颜色上丰富多彩,而且密集如玉屑般铺满了四周,地面上铺满了如同金币般的花瓣,给人一种丰收和富饶的感觉。

“幽芳蝶不知”一句,透露出菊花之美,以至于连蝴蝶也沉醉于其香气之中,不愿离去,这既是对菊花芬芳的一种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切感受。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秋天、自然以及生命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热爱。

《瀛洲亭咏菊》不仅是一首诗文,更是一种艺术享受和文化传承,它让读者得以窥见古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理解和表达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