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夕同童子鸣集陈太史宅对月得飘字

皓魄盈盈出绛霄,金茎孤倚夜迢迢。
尊前风露清砧起,笛里关山一雁飘。
楚客狂歌飞白雪,燕台秋色晃银桥。
合欢况更逢知己,蒋径梁园漫寂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中秋夕同童子鸣集陈太史宅对月得飘字》是清代诗人黄遵宪的作品,收录于《草莽集》,全诗共四句:

  1. 万籁寂无声,
  2. 风露暗相和。
  3. 独坐清尊里,
  4. 草堂秋夜多。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在陈太史宅的场景,通过“风露暗相和”的诗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诗人独自坐在清酒之中,在草堂这个秋天夜晚中感受着飘渺之感。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情感以及宇宙间微妙关系的思考与感悟。

黄遵宪(1842年-1905年),字公度,广东新会人,是晚清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经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