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桃源路,东风雪后时。
布帆冲宿雾,桂棹拂流澌。
鸭绿添溪涨,鹅黄上柳枝。
壮游秦少府,错赋武陵诗。
桃源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桃源雪》是明代张弼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文学作品:
作者简介:张弼(1425—1487),字汝弼,号东海,明松江府华亭人。他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其作品多样,包括诗歌、文章和书法等。张弼不仅在文学上有深厚的造诣,还曾担任过南安知府等职务。《鹤城稿》、《东海稿》等是他的著作之一,反映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和热情。
诗歌原文:正月桃源路,东风雪后时。布帆冲宿雾,桂棹拂流澌。鸭绿添溪涨,鹅黄上柳枝。壮游秦少府,错赋武陵诗。《桃源雪》的全文如下:
三月桃花红满蹊,雪映窗含日未西。
布帆冲宿雾,桂棹拂流澌。鸭绿添溪涨,鹅黄上柳枝。
壮游秦少府,错赋武陵诗。诗歌解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首联“三月桃花红满蹊”描绘了桃花盛开的美丽景色;颔联“雪映窗含日未西”则通过“雪映”和“未西”两个细节,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颈联“布帆冲宿雾,桂棹拂流澌”形象地描述了船只在雪中航行的情形;尾联“壮游秦少府,错赋武陵诗”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和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桃源雪》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诗歌,也是了解明末清初文人生活和文学创作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风貌,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