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过榆关登兔儿山作

马首遥看兔耳山,归程又复度榆关。
蘼芜欲茁冰初泮,桃李未开春巳阑。
扑扑黄沙欺黑帽,翩翩白日换朱颜。
留连不尽东风意,客邸痴儿正望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复过榆关登兔儿山作》是明代张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通过描绘归途中的景色及内心的感慨,表达了对自然和故乡的热爱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张弼,号东海,生于明代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是明成化二年进士。在仕途上,他曾历任兵部郎、南安知府等职,以直言进谏闻名,后因议论过于直率而被贬。出为南安知府后,他严于律己、爱物如命,深受百姓爱戴。
  2. 诗歌原文:马首遥看兔耳山,归程又复度榆关。蘼芜欲茁冰初泮,桃李未开春已阑。扑扑黄沙欺黑帽,翩翩白日换朱颜。留连不尽东风意,客邸痴儿正望还。
  3. 诗歌鉴赏:张弼的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独特体验。诗中的“马首遥看兔耳山”形象地描述了旅途中的景观,而“麝芜欲茁冰初泮,桃李未开春已阑”则透露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和对春天美景即将逝去的哀愁。最后两句“留连不尽东风意,客邸痴儿正望还”,则表现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感与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4. 文化价值:作为明代的文学作品,《复过榆关登兔儿山作》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情和人们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挚表达,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并成为研究明代诗歌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复过榆关登兔儿山作》不仅是明代文人张弼的代表作之一,更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跨越时间的限制,继续影响着现代人的审美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