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南下水如烟,忽报青帘绣柱船。
旧太守逢新太守,老同年见小同年。
官程有限难留久,情绪多端话不全。
分手匆匆空怅望,野云沙树夕阳边。
德州遇诸同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德州遇诸同年》的意境与情感
《德州遇诸同年》是明代张弼创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描绘了一幅别离的场景。通过诗人细腻的情感表达,我们不仅看到了一幅水墨画中的江南景色,更能感受到诗人对友情和岁月流转的深刻感慨。
在诗歌中,“德州南下水如烟”,这一句用淡雅的水墨勾勒出德州的宁静与美丽,而“官程有限难留久”则透露出诗人在官场中无法长久停留的无奈。这样的对比既揭示了诗人的生活现状,也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情感。
“忽报青帘绣柱船”一句,则引入了新的话题——“旧太守逢新太守,老同年见小同年”。这里的“青帘绣柱”形象地描绘了码头上繁忙的景象,而“新太守”与“老同年”的相遇,则是新旧交替、时代变迁的象征。
“官程有限难留久,情绪多端话不全”,这两句则揭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矛盾。他既有对官场生涯的无奈,又有对友情深厚的珍惜。这种情感的矛盾,使得这首诗更加深沉而富有哲理。
“分手匆匆空怅望,野云沙树夕阳边”这两句,以简洁的语言结束了全诗,但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这种结尾方式,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画面感,还充满了诗意,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仿佛置身于那片宁静的德州水乡之中。
《德州遇诸同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理念,以及文人墨客对于自然、社会与人性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