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珂马晋陵舟,三十年来忆旧游。
浩气不随秾李艳,清风常共大江流。
韩公未老齿先豁,杜子多愁鬓巳秋。
我欲相寻问真诀,崆峒道士肯点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秣陵珂马晋陵舟,三十年来忆旧游。
浩气不随秾李艳,清风常共大江流。
韩公未老齿先豁,杜子多愁鬓巳秋。
我欲相寻问真诀,崆峒道士肯点头。
《寄龙太守先生》是明代张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才能,更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情感和文化意蕴。
从文学形式的角度来看,《寄龙太守先生》是一首典型的古典七言律诗。这种诗歌形式讲究平仄、对仗以及韵律的和谐,要求作者在表达情感的同时,还要考虑到音韵的美感和节奏的变化。《寄龙太守先生》以其独特的韵律和严谨的结构,体现了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
《寄龙太守先生》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诗中的“秣陵珂马晋陵舟”描绘了诗人与故乡之间的深厚情感,展现了其对故土的眷恋与思念。此外,诗中的“浩气不随秾李艳,清风常共大江流”表达了诗人高洁的人格追求和超然物外的心境。这些内容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也折射出诗人个人的生活哲学和审美情趣。
《寄龙太守先生》作为张弼的代表作之一,不仅是其诗歌创作的高峰,也是明代诗歌宝库中的珍贵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和价值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