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莫述怀

旅馆孤吟思惘然,抱书懒读枕书眠。
萋萋芳草日将暮,点点飞花春可怜。
家信不来江雁杳,乡心正切海鱼鲜。
欲沽一斗花前醉,自笑青衫不值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莫述怀》是明朝的张弼所作

张弼的《春莫述怀》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在特定时期的内心世界。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还反映了个人境遇与时代背景的交融。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社会、自然和个人境遇的多重感受。

这首诗体现了作者身处异乡的孤独与迷茫。张弼在诗中写到“旅馆孤吟思惘然”,这种描写深刻表达了诗人在异地他乡的孤独心境。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能够更容易地感受到这种情感,因为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高压力往往让许多人产生类似的孤独感。因此,张弼的这种体验对现代人而言具有一定的共鸣意义。

诗中的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交织,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例如,“萋萋芳草日将暮”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心中时间的流逝和对过去的追忆。这种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人的情绪的技巧,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屡见不鲜,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便是通过描述自然景象来引发对内心情感的抒发。

诗中也蕴含着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家信不来江雁杳,乡心正切海鱼鲜”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因未能收到家书而感到的焦虑和无奈。这种通过具体物品(如“家信”与“海鱼”)来传达感情的做法,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细腻和真实。在现代社会,虽然通讯手段极为发达,但人们在面对无法立即得到回应时仍会感到孤独和焦虑,这首诗便提供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张弼的《春莫述怀》不仅是一首艺术上的佳作,更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理解,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把握古代文学的魅力,还能激发现代人在繁忙生活中寻找情感寄托的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