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本幽居士,清风扬海滨。
杪秋一开卷,飒沓动吾人。
临流叹河广,揭厉竟谁亲。
安得轩中物,昏暾横要津。
一苇轩诗
介绍
“一苇轩诗”是明代张吉的作品,其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一苇轩诗”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表达形式,反映了作者的人生哲学和审美追求。
张吉(1451-1518)是明代的一位官员和学者,字克修,号翼斋,别号古城。他不仅在官场上有所成就,而且精研诸经及宋儒著作。在他的诗文中,常常可以看到他对道德修养、社会现实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探讨。
《一苇轩诗》展现了张吉对自然环境的深刻感受。在这首诗中,“君本幽居士,清风扬海滨。”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清幽环境的向往和珍视。这种对自然的描绘不单单是出于审美的享受,更多的是通过与自然的互动来寻求心灵的宁静与净化。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文人的诗词中屡见不鲜,如王维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通过与自然界的交流,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超脱和自由。
“杪秋一开卷,飒沓动吾人。”这里的“杪秋”指的是深秋时节,而“一开卷”则形象地描绘了阅读带来的精神享受。这种阅读体验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书卷之中,与作者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这种阅读体验不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和升华。
“临流叹河广,揭厉竟谁亲。”这句话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河流时的感慨。这里的“河广”象征着人生的广阔和未知,而“揭厉”则可能指代着人生的艰辛或挑战。通过对河流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旅途中的孤独感和对未知的恐惧。这种感慨在中国古代文人的作品中并不罕见,如杜甫在《登高》中写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都体现了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安得轩中物,昏暾横要津。”这句诗中的“轩中物”可能是指文人雅集之地的陈设或物品,而“昏暾”则可能指的是夕阳或晚霞。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文人雅集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物质生活的追求。
《一苇轩诗》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像是一部充满哲思和审美追求的生命之书。通过对自然美的描写、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以及对知识追求的向往,张吉的这首诗展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于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这首诗不仅是了解古代文人生活的窗口,更是理解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