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日升东楼诗

太古神君眼如电,悠悠下瞰迷方面。
凿开混沌施赤轮,楗旋万古摩天健。
明星无明黯苍茫,仙山人世俱荒唐。
忽然碧海生金柱,百怪屏迹群魔藏。
先生握发谋端倪,非南非北还非西。
盘据青阳俯生气,棼楣崭出隳虹霓。
长风淡沲吹香陌,桃叶蓁蓁自春色。
白云无数宿檐端,长啸一声天地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黄日升东楼卷》是明代诗人李东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介绍文学作品《题黄日升东楼卷》的相关背景、内容和影响:

  1. 作者简介
  • 李东阳,字宾之,号麓堂,湖南茶陵人,明代著名诗人,曾任礼部尚书等职。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脱俗。
  1. 诗歌原文
  • 胜地于人似有期,层轩直觉与东宜。
  • 杜陵西阁怜花冷,庾亮南楼恨月迟。
  • 近市尘埃元不到,背山风景却成奇。
  • 十年著得凌云赋,秪恐君王未便知。
  1. 诗歌赏析
  • 首联“胜地于人似有期,层轩直觉与东宜”表达了诗人对东楼胜地的期待和向往,以及站在东楼中俯瞰四周景色时的愉悦感受。
  • 颈联“杜陵西阁怜花冷,庾亮南楼恨月迟”则通过对比杜陵西阁的花冷和庾亮南楼的月迟,传达出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 尾联“十年著得凌云赋,秪恐君王未便知”反映了诗人对才华未能得到赏识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政治生涯的期待和信心。
  1. 写作背景:《题黄日升东楼卷》的创作背景不详,但根据李东阳的其他诗作来看,这首诗很可能创作于他担任官职期间,或是在其政治生涯中有所感悟时所写。

  2. 文化价值

  • 《题黄日升东楼卷》作为明朝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展现了李东阳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氛围。
  • 通过对黄日升东楼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政治理想的坚持和执着。

《题黄日升东楼卷》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志向的诗歌,也是明朝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见证。它以其深刻的内涵、优美的词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对于喜欢古典文学的人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了解明朝诗歌发展的重要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