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松亭

我爱将军树,谁同国士忧。
沧波回远寇,极岛认归舟。
风堕钧天乐,云横卧月虬。
抚君频极目,西北有神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抚松亭》是明代戚继光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抚松亭的壮丽景色,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关切。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创作背景:《抚松亭》的创作背景是在明朝中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边疆战事频繁。戚继光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其诗作往往寄托着个人情感和时代忧虑。抚松亭位于某个地方,具体位置已不可考。但根据诗中的意象,可以推测它可能是一个观赏风景、思考国事的地方。

  2. 诗歌原文
    我爱将军树,谁同国士忧。沧波回远寇,极岛认归舟。
    风堕钧天乐,云横卧月虬。抚君频极目,西北有神州。

  3. 诗句解析

  • 我爱将军树:这里的“将军树”可能是指某棵具有象征意义的树,代表着英勇和忠诚。
  • 谁同国士忧: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认为只有志同道合的人才能共同承担这种责任。
  • 沧波回远寇:描述了海上波涛汹涌的景象,象征着边疆的不安定因素。
  • 极岛认归舟:指在远离家乡的岛屿上,通过船只辨认回家的方向。这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风堕钧天乐:钧天乐为天宫的音乐,此处比喻高雅的乐曲被风吹落。
  • 云横卧月虬:形容云彩的形状像弯曲的龙,增添了诗意和想象力。
  • 抚君频极目:频频向远方张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关心和期盼。
  • 西北有神州:表达了诗人对祖国西北地区的关注,希望那里能够稳定繁荣。
  1. 艺术特色:《抚松亭》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景物描写:诗歌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抚松亭周围的自然景观,以及它们在诗人心中的特殊意义。
  • 情感表达:诗歌充满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语言风格:诗歌采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既体现了戚继光严谨的文学风格,又富有音乐感和画面感。
  1. 赏析与评价:《抚松亭》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历史的记载和情感的寄托。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宝库,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途径。在现代社会,人们仍然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示,思考如何在动荡的时代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和使命,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抚松亭》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情怀和追求,也可以从中汲取到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