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唱骊歌傍碧浔,肴言何处忆知音?
那能载去颠毛否,莫古湖光识苦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莫唱骊歌傍碧浔,肴言何处忆知音?
那能载去颠毛否,莫古湖光识苦心。
《宛在亭怀王中丞其二》是明朝时期戚继光的作品。《宛在亭怀王中丞其二》的原文如下:
莫唱骊歌傍碧浔,肴言何处忆知音?那能载去颠毛否?莫古湖光识苦心。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王中丞深深的怀念之情。诗中的“莫唱骊歌傍碧浔”意味着不要唱起离别的歌,因为王中丞已经不在。“肴言何处忆知音?”则是问自己,如何去寻找那位知己的知音。最后两句“那能载去颠毛否?莫古湖光识苦心”更是流露出诗人对于王中丞的无尽思念和对其苦心的深刻理解。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哀愁和对于友情、知音的珍视。
《宛在亭怀王中丞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种对人生、友情、历史的思考与反思。它反映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缅怀,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悟。通过这首作品,可以感受到戚继光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