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关今咫尺,驿路尚迍邅。
此日已可畏,长驱殊自怜。
息阴频择木,傍午即停鞭。
诗罢生凉思,数声高树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乡关今咫尺,驿路尚迍邅。
此日已可畏,长驱殊自怜。
息阴频择木,傍午即停鞭。
诗罢生凉思,数声高树蝉。
《午至小溪驿苦热止宿》是明代诗人李东阳的诗作。此诗写于明孝宗弘治五年(1492年)五月,当时作者任礼部尚书,奉旨巡视浙江、福建、江西等地。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的感慨和心情。
首联“山行五里入村店,日已过午犹未饭。”描述了他在山路上行走五里后进入一个村庄,太阳已经过了中午,但还没有吃饭。
颔联“一泓流水自村西,隔水红桃正可摘。”描绘了他看到村庄旁的一泓清澈的小溪,隔着小溪可以看见岸边盛开的红色桃花。
颈联“溪流虽小能通舟,溪岸虽平可植柳。溪声虽微不掩风,溪色虽淡不碍昼。”描述了他观察到溪流虽然小,但是可以通行船只;溪岸虽然平,但是可以种植柳树。溪水虽然声音微小,但是不会掩盖风的声音;溪水虽然颜色淡,但是不会妨碍白天的活动。
尾联“何事人间多苦热?惟应此地有清凉。不知此意谁传得?却使骚人作远行。”表达了他对人间多苦热的感慨,认为只有这个地方有清凉。他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理念是谁传播的,但是他相信这一定有某种原因,可能是某个诗人或者文人将这种清凉的理念传递给了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