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茅平仲

不见茅君久,停舟拟暂过。
风尘双鬓改,踪迹十年疏。
山色饶丛桂,江烟吹薜萝。
知君应渐老,诗律近如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柬茅平仲》是一首古诗,由张萱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其年岁渐增的感叹。下面是这首诗的分析:

  1. 作品原文:《柬茅平仲》不见茅君久,停舟拟暂过。风尘双鬓改,踪迹十年疏。山色饶丛桂,江烟吹薜萝。知君应渐老,诗律近如何。
  2. 诗意解析:首句“不见茅君久”表达了作者长时间未见好友的遗憾;次句“停舟拟暂过”描绘了作者打算短暂停留以探望朋友的情景。第三句“风尘双鬓改”,暗示了旅途中的艰辛以及时间流逝对外貌的影响。第四句“踪迹十年疏”,则进一步强调了与好友联系的减少。接下来的“山色饶丛桂”,通过描述山中的桂树景色,增添了诗歌的美感。而“江烟吹薜萝”,则是用自然景色来衬托人物的心境。最后两句“知君应渐老,诗律近如何”是对好友日益衰老的同情以及对他们诗作水平的担忧。
  3. 艺术特点: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友情深厚的画面。通过对旅途、景色及人物状态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使得整首诗既具画面感又富有诗意。
  4. 文化背景:在古代文学中,诗人们经常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柬茅平仲》作为一首抒情诗,不仅体现了作者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风貌。
  5. 创作背景:虽然目前无法提供具体的创作背景,但考虑到这首诗的风格和主题,它可能创作于作者的晚年或与友人的一段交往之后。这种类型的作品往往能够触动读者的心弦,引发共鸣。

《柬茅平仲》作为一首深情的抒情诗,以其简洁明了的形式,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年事已高的友人的关怀。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一种抒发,也体现了古人对于友谊的看重,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