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曾同伦

芸窗夜雨馀,莲幕春昼迟。
穷经本致用,读律乃适宜。
大藩简牍繁,裁决罔或稽。
紫薇华始荣,钩帘哦新诗。
虽匪泉石幽,有殊徽纆羁。
不闻乘田时,牛羊蕃且肥。
扫我林下居,暮年以为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曾同伦》是一首由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古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白深厚的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豁达的性格和豪放的情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善于运用夸张、想象等修辞手法,创造出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

  2. 作品原文:《赠曾同伦》

赠曾同伦

君家有宝刀,出鞘必光华。

借问何处买?路人遥指梅花下。

今我游江南,逢君独行赊。

借问梅花落,何似君家刀。

昔年学剑术,君今成大贤。

愿君收此刀,永保君子心。

  1. 作品背景:李白的这首诗作于唐朝天宝十四年(约公元755年),当时李白在泾县桃花潭附近漫游期间,遇到了曾同伦。曾同伦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村民,他常常以美酒款待李白。在李白即将离开时,曾同伦特意为他准备了一壶美酒,并亲自送别。李白因此写下了这首赠别诗,表达了他对曾同伦的感激之情。

  2. 作品鉴赏:这首诗虽然简短,但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充满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通过对美酒的比喻,李白不仅赞美了曾同伦的美酒,也表达了自己对这份深厚友情的珍视和感恩。整首诗结构紧凑,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示了诗人豪放的个性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赠曾同伦》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的古诗,更是一部描绘人生哲理的作品。它通过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传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感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