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汶源家兄

清河流派自南韶,南北分居第几朝。
鸿雁哀鸣依梓泽,鹡鸰急难到沙桥。
伫看日丽三春富,更喜天香八月飘。
从此过庭多乐事,莫辞尊酒漫相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汶源家兄》是明代诗人张嗣纲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姓名:张嗣纲,字效忠,号清远。他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显示了他的非凡才华和深厚的学识基础。
  1. 诗歌原文
    清河流派自南韶,南北分居第几朝。鸿雁哀鸣依梓泽,鹡鸰急难到沙桥。伫看日丽三春富,更喜天香八月飘。从此过庭多乐事,莫辞尊酒漫相招。
  2. 诗句解读
  • 清河流派自南韶:此句描绘了地理环境的优美,南韶地区河流清澈,风景秀丽。
  • 南北分居第几朝: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或对朝代变迁的认识。
  • 鸿雁哀鸣依梓泽:鸿雁在梓泽栖息,发出哀鸣,象征着离别和思乡之情。
  • 鹡鸰急难到沙桥:鹡鸰鸟因困难而急匆匆地飞至沙桥上,寓意着在困难时刻相互支持与扶持。
  • 伫看日丽三春富:期待春天的到来,充满希望和生机。
  • 更喜天香八月飘:八月天高气爽时,花香四溢,令人愉悦。

张嗣纲的这首《寄汶源家兄》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蕴含了深刻的情感表达和历史哲思。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阅读和理解,不仅可以欣赏到其优美的文学艺术,还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哲学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