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印唐宅留题

丝桐自昔向知音,过柳穿塘一径深。
洞口攀桃惊犬吠,山门弄月傍花阴。
幽怀未展棋双局,独酌何妨酒半斟。
旅邸轩楹多徙倚,思君不见发狂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宴印唐宅留题》是明代诗人张子翼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张子翼,字汝临,号事轩。生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卒于明熹宗天启七年(1627年),是一位在政治、文学上有杰出贡献的人物。他曾经任职于武昌县教谕和广西陆川知县,并因此获得了祀名宦的荣誉。张子翼不仅在任期间勤政爱民,而且在归田后潜心于诗歌创作,与海瑞、王弘诲等文人雅士有广泛的诗书往来,其诗作在当时受到广泛传唱。

  2. 作品原文
    丝桐自昔向知音,过柳穿塘一径深。
    洞口攀桃惊犬吠,山门弄月傍花阴。
    幽怀未展棋双局,独酌何妨酒半斟。
    旅邸轩楹多徙倚,思君不见发狂吟。

  3. 作品赏析

  • 情感表达:此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唐宅深深的留恋之情。从“丝桐自昔向知音”开始,诗人就表达了对于知己的向往,这种情感贯穿全篇。
  • 意境描绘: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宁静而深远的艺术空间。“过柳穿塘一径深”、“洞口攀桃惊犬吠”、“山门弄月傍花阴”,每一联都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唐宅的美景和宁静的生活场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感受到那种远离尘嚣的闲适和恬静。
  • 语言特色:张子翼的语言简洁明快,富有音乐感。如“丝桐自昔向知音”中的“向知音”,既表现了对知己的珍视,也传达了一种和谐共鸣的感觉。

《宴印唐宅留题》不仅是一首充满生活情趣的田园诗,更是一部反映作者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从而更加珍惜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