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采石娥眉亭

姮娥霜鬓未摧颓,李白骑鲸更不回。
异代登临悲赋客,百年沦落忆雄才。
淮云白白鸟飞尽,山日苍苍猿啸哀。
欲起锦袍吹玉笛,为驱江浪入金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采石蛾眉亭》是南宋时期词人韩元吉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韩元吉:字无咎,号南涧,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的词作多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切以及对时代动荡背景下的个人情感体验。韩元吉的词风豪放而不失细腻,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寄寓深沉的情感和忧国忧民的思想。
  1. 词作背景
  • 宋金对峙时期:此词创作于公元1187年,正值南宋与金国对峙的时期。这一时期内,南宋朝廷面临着外患和内忧的双重压力,国势岌岌可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都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1. 诗词原文及赏析
  • 上阕:词的上阕以写景为主,通过对采石矶这一地理位置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画面。“倚天绝壁”,形容采石矶的高峻险要;“直下江千尺”,则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宽阔和深度。这两句不仅写出了地理环境的特点,也暗含着诗人在面对国家大事时的心境——高耸入云,象征着责任重大。

  • 下阕:词的下阕转为抒情,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中。“天际两蛾凝黛”,用“蛾眉”借指女子的眉毛,用以形容天空中乌云密布的景象,给人以压抑之感。紧接着的“愁与恨,几时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充满忧虑的情感。“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则描绘了傍晚时分海上潮起潮落的场景以及酒宴散尽时听到的边塞笛声,既表现了自然的动态美,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哀愁。

  1. 词作的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题采石蛾眉亭》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到景物之中,使景色与情感浑然一体,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 语言风格:韩元吉的语言风格豪迈而不失婉约,他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词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题采石蛾眉亭》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词作,更深刻地反映了韩元吉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个人的情感世界。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对于国家命运、个人情感的关注以及艺术表达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