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太傅致仕

明公先叶国元功,两正台衡保始终。
乔木世家今绝少,黄花晚节古应同。
平泉草木风烟外,杜曲桑麻雨露中。
从此升平歌帝力,为农只愿岁长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太平太傅致仕》是明代诗人张以宁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张以宁,字志道,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学者称翠屏先生。他是一位有成就和影响力的学者和诗人,曾官至翰林侍读学士。
  2. 诗歌原文
  • 明公先叶国元功,两正台衡保始终。
  • 乔木世家今绝少,黄花晚节古应同。
  • 平泉草木风烟外,杜曲桑麻雨露中。
  • 从此升平歌帝力,为农祇愿岁长丰。
  1. 诗意解析
  • 明公先叶国元功:这里的“明公”指的是张以宁自己,他出身于显赫的家族,有着国家功勋和地位。
  • 两正台衡保始终:张以宁在政治上表现出正直和稳定,始终坚守道德和原则。
  • 乔木世家今绝少: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家族的怀念,现在这样的世家已经很少见了。
  • 黄花晚节古应同:用菊花的黄色来比喻晚年的节操,意味着即使到了晚年,依然保持着高尚的品格。
  • 平泉草木风烟外,杜曲桑麻雨露中: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 从此升平歌帝力,为农祇愿岁长丰:表达了诗人希望天下太平,歌颂皇帝的功绩,同时表达了自己归隐田园的愿望,希望年年丰收。

张以宁的《太平太傅致仕》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高洁的人格魅力,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背景和文化氛围。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经历和情感的抒发,也是对时代风貌的一种记录和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明代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张以宁作为一位重要文人的地位和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