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曲同唐括子宽赋

洗衣女郎足如雪,寒波晓浸鸦头袜。
笑移纤笋整缃裙,素腕微鸣玉条脱。
罗衣泪粉痕斑斑,欲洗未洗沉吟间。
波寒恐洗郎思去,不洗复恐傍人看。
红颜娟娟照清泚,只惜芳年驶如水。
西风梦冷鸳鸯起,露滴红香藕花死。
洗衣洗衣复洗衣,小姑嗔妾归去迟。
小姑十二方娇痴,此恨他年汝自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洗衣曲同唐括子宽赋》是元末明初诗人张以宁创作的一首诗,展现了一个洗衣女子的形象和细腻的内心世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洗衣女郎足如雪,寒波晓浸鸦头袜。笑移纤笋整缃裙,素腕微鸣玉条脱。罗衣泪粉痕斑斑,欲洗未洗沉吟间。波寒恐洗郎思去,不洗复恐傍人看。红颜娟娟照清泚,秖惜芳年驶如水。西风梦冷鸳鸯起,露滴红香藕花死。

  2. 人物形象

  • 洗衣女郎:诗中的洗衣女郎具有鲜明的形象特点,其“足如雪”、“笑移纤笋”等描绘,使读者能够想象出一个美丽而纯洁的女子,她的举止优雅,充满了东方女性的温柔与含蓄。
  • 角色心理:通过“欲洗未洗沉吟间”等句子,展示了洗衣女子内心活动的微妙变化,她既想清洗自己的衣物,又担心清洗后会失去某种美好,这种矛盾的心理体现了她对自己美丽外表的珍视。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中大量使用自然景物作为背景,如“寒波”与“晓浸”,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也让读者能够在心中描绘出一个清新脱俗的画面。同时,诗中使用了“红颜”与“素腕”等形容词,使得整个画面显得色彩鲜明而又不失柔和。
  • 情感表达:诗的情感流露真挚而细腻,通过对洗衣女子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悟。在“红颜娟娟照清泚”一句中,诗人巧妙地将女性的美丽与自然界的美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
  1. 文化意义
  • 生活观察:张以宁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场景——洗衣,反映了古代社会底层妇女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
  • 美学追求: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诗歌常常承载着作者的审美追求和哲学思考。张以宁的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洗衣女子的描绘,更是他对美的一种追求和表达,体现了他对于自然美和人性美的深刻认识。
  1. 历史价值
  • 文献价值:作为张以宁的作品,此诗不仅是他个人才华的体现,也为研究元末明初的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它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面貌。
  • 传承意义: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张以宁的这首诗不仅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也激发了更多人对传统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洗衣曲同唐括子宽赋》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于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深入了解并欣赏这首诗,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文化上的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