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郑丞

郑公门似水,杨柳绿如丝。
自哂官阶小,那嫌堂构卑。
飞花竟亡赖,归燕不愆期。
投辖人皆醉,毋烦置驿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郑丞》是明代诗人张元凯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的心境与对当时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1. 诗人生平
  • 张元凯:明代苏州吴县人,字左虞。少习《毛诗》,曾任世职为苏州卫指挥。他因督运漕粮北上有功,却未被叙功,后归隐不仕。张元凯的人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在酒醉时依然能豪情万丈地谈论天下事,这种豁达的性格在他的诗歌中也有所体现。
  1. 诗歌原文
  • 郑公门似水:描述了城门的宽阔如水,象征着权势和地位。
  • 杨柳绿如丝:用“柳”来比喻春天的景色,柳条的绿色如同细丝般柔软。
  • 自哂官阶小:表达了诗人自谦的态度,认为自己的官职并不算大。
  • 那嫌堂构卑:意味着对于自己的居所也并不嫌弃,体现了诗人的豁达心态。
  • 飞花竟亡赖,归燕不愆期: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飞花虽美却终究飘零,归燕自由自在从不延误归期。
  • 投辖人皆醉,毋烦置驿为:表达了诗人的随和态度,认为不必为别人提供住宿而烦恼。
  1. 诗歌解析
  • 意境描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将自然之美与人的内心世界相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淡泊。
  • 情感表达: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使面对困境也能保持一颗平常心。

《过郑丞》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种生活哲学的体现。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享受的精神追求,展现了他的豁达和乐观。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有着深远的生活启示意义,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