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岳隐君宅

溪上柴门昼不开,白云深处有高台。
山家细雨啼黄鸟,竹屿流泉散紫苔。
绮里不曾归汉去,桃源犹是避秦来。
乾坤丘壑能容我,何日兔裘共草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岳隐君宅》是明代诗人张元凯创作的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张元凯,字左虞,明苏州吴县人,少习《毛诗》,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督运漕粮。他的生平与经历为《过岳隐君宅》中描绘的自然景观和隐逸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背景。

  2. 诗歌原文:溪上柴门昼不开,白云深处有高台。山家细雨啼黄鸟,竹屿流泉散紫苔。绮里不曾归汉去,桃源犹是避秦来。乾坤丘壑能容我,何日兔裘共草莱。

  3. 诗歌赏析:《过岳隐君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更透露出他内心深处对于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追求和向往。通过对“白云”、“高台”、“细雨”、“黄鸟”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诗人构建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幽远宁静的山林之中。同时,诗中的“绮里不曾归汉去,桃源犹是避秦来”一句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过岳隐君宅》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的诗歌,更是明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其价值不仅在于文学艺术层面,更在于其所蕴含的深邃哲理和历史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