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赠何柏友山中

踪迹同为一隐沦,思君落落少相亲。
鸟知好木终难择,剑有千金尚未贫。
松桧春林时独往,藤萝明月夜无人。
年来更有牢骚者,不钓滨江欲买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赠何柏友山中》是明代诗人张家珍所作,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深情感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张家珍:字璩子,东莞人。他的生平事迹颇为丰富,曾在明桂王永历元年(1647年)从兄起兵抗清,后因功被封为锦衣卫指挥使。然而,他在兄长去世后与总兵陈镇国拥残卒数万图谋恢复明朝的努力最终失败,之后隐居不问政事,专心于学问与文学。
  1. 诗歌原文
  • 译文:我的行踪与友人何柏相同,都是一介隐士。思念友人,我常常感到孤独。就像鸟儿知道好木难择,宝剑即便拥有千金也未能显贵。我喜欢在松树和桧树的春林中独自漫步,藤萝在明月下夜晚无人陪伴。
  1.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此诗以幽静的山林为背景,通过“松柏”、“藤萝”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洁的意境。诗中的“鸟知好木终难择,剑有千金尚未贫”反映了诗人对于物质财富的淡泊,以及对精神追求的坚持。
  • 情感表达:整首诗歌充满了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山水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感。

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单纯的山水诗,更是一首蕴含着深厚友情和人生哲理的作品。它让人们看到了一位文人士大夫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生活态度的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