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旅墓

荒坟三尺土,宿草几经秋!
鬼亦离乡贱,人胡渡海游?
鹿场残照淡,蚁垤野花幽。
不用山阳笛,凄然泪自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吊旅墓》是明代诗人张煌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张煌言(1620-1664),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他是明崇祯十五年(1642)的举人,并且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
  1. 诗词原文
    荒坟三尺土,宿草几经秋!
    鬼亦离乡贱,人胡渡海游?
    鹿场残炤淡,蚁垤野花幽。
    不用山阳笛,凄然泪自流。

  2. 主题内容

  • 悼念与哀思:通过描绘荒坟、宿草和荒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生命的悼念与哀思。
  • 社会背景与个人遭遇:诗中反映了诗人在明朝末年的动荡时期,身处异乡,面对国家危难和个人命运的双重打击。

《吊旅墓》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更是值得人们深入探讨和研究。张煌言的这部作品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时代背景下文人的一种抗争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