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七月七夕

巧侣重招邀,朱楼映晚霄。
凤机仍歇杼,鹊翼再成桥。
云幄香犹在,霞衣泪未消。
帝应怜别怨,暂许闰年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闰七月七夕》是元末明初诗人张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通过描述七夕节的场景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切感慨和对人间美好事物的赞美。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 巧侣重招邀,朱楼映晚霄。
  • 凤机仍歇杼,鹊翼又成桥。
  • 云幄香犹在,霞衣泪未消。
  • 帝应怜别怨,暂许闰年饶。
  1. 作者介绍
  • 张羽,字来仪,后以字行,更字附凤。元末避乱居湖州,领乡荐,为安定书院山长。再迁吴中,与高启等为诗友。明初,举贤良,不出。洪武四年,徵至京师,廷对称旨,擢太常寺丞,兼翰林院同掌文渊阁事。以事谪岭南,中路召还,知不免,投水死。
  1. 创作背景
  • 《闰七月七夕》创作于元末明初,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张羽作为一位文人,在乱世中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奈与悲凉。
  • 七夕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然而,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可能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了生存之上,对于节日的意义和庆祝方式也有所忽视。

张羽的《闰七月七夕》不仅是一首描写七夕节的诗歌,更是一种对于人生、爱情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了元末明初时期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