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徂徕有路经,万松行里寄幽亭。
晓寒枯砚研零露,春暖虚窗嗅茯苓。
石室可招丹凤下,草庐谁唤卧龙醒。
清高我爱黄公子,座右新题晚翠铭。
黄润夫别号松亭为赋一律
介绍
《黄润夫别号松亭为赋一律》是明代诗人张羽所作,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历史价值,成为后世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诗作的全文如下:咫尺徂徕有路经,万松行里寄幽亭。晓寒枯砚研零露,春暖虚窗嗅茯苓。石室可招丹凤下,草庐谁唤卧龙醒。清高我爱黄公子,座右新题晚翠铭。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诗艺,也反映了其对自然景观和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诗作中“咫尺徂徕有路经,万松行里寄幽亭”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深远的画面。徂徕山,位于今江苏省泰兴市附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这里的山水之美、环境之幽静,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诗中“万松行里”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古风意境的空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松林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清新和安宁。同时,“寄幽亭”这一表述,也暗示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晓寒枯砚研零露,春暖虚窗嗅茯苓”两句则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观察力。在清晨寒冷的气息中,诗人研磨着墨水,试图书写心中的所感所思;而到了春天温暖的时候,他则推开窗户,深深吸入窗外空气中的新鲜味道,似乎能够闻到茯苓的香气。这种对细节的捕捉和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
“石室可招丹凤下,草庐谁唤卧龙醒”两句则是诗人运用典故来表达自己志向高远的情怀。丹凤,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吉祥和尊贵;卧龙,指的是诸葛亮,三国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在这里,诗人以丹凤和卧龙为喻,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够像诸葛亮一样,成为一位有远见、有抱负的人。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也反映了他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清高我爱黄公子,座右新题晚翠铭”两句则是诗人对黄润夫的赞美以及对自身品质的自评。黄润夫,即黄润夫,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弟弟,他的字号为“松亭”。诗中通过使用“清高”这个形容词,表达了对黄润夫人格魅力的认可和尊敬;而“座右新题晚翠铭”则是诗人对自己的期许,希望自己能够在书法上也能像黄润夫一样,留下深刻的印记。
《黄润夫别号松亭为赋一律》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词作品,更是一部蕴含深刻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的古籍。它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这首诗不仅值得现代人欣赏和研究,更应该被传承和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