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北潭二老同日报罢

九峰高凌云,北潭清彻底。
我游遍京洛,寓目惟有此。
峰高更无邻,小草不成美。
潭清足空洞,鉴见众形秽。
阴霾忽朝暗,风浪兼时起。
众人恐波及,吾心恒仰止。
杨家侈冰山,奉高空沼沚。
云开潦水尽,万古此流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峰北潭二老同日报罢》是明朝诗人张羽所作,这首诗描绘了九峰北潭的自然景观和作者内心的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张羽(字凤举,号东田),明泰兴人,弘治进士,因直声震朝野,曾疏劾刘瑾。他游历京洛,遍览山川之美,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2. 诗歌原文:九峰高凌云,北潭清彻底。我游遍京洛,寓目惟有此。峰高更无邻,小草不成美。潭清足空洞,鉴见众形秽。阴霾忽朝暗,风浪兼时起。众人恐波及,吾心恒仰止。
  3. 诗句解析:首句“九峰高凌云”描绘了九峰之高耸入云的景象;次句“北潭清彻底”则形容了北潭水的纯净无暇。后四句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生境遇的反思。
  4. 作品赏析:《九峰北潭二老同日报罢》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它展示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们面对困境时的坚持与超然。
  5. 创作背景:张羽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和对生命态度的独到理解。他的仕途虽然坎坷,但他的作品却充满了对世界的善意和对人生的乐观。
  6. 文化意义:张羽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即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美来洗涤心灵,提升自我。这种思想对于当代读者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九峰北潭二老同日报罢》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它还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深刻的人文关怀。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也可以从中汲取到一种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向上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