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书志

旅寓难自遣,幸此竹林栖。
石苔饶古色,山禽多夜啼。
遗形暂尔遣,望道窅然迷。
郁郁将谁语,申章默自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居书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羽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生平:《山居书志》的作者张羽,字来仪,又号附凤,是元明间浔阳(今江西九江)人。他后迁徙至吴县,并成为“吴中四杰”之一。张羽曾出任安定书院山长,但在明初因事被黜,后遭贬谪到岭南,不幸投水自尽。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诗作中多透露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然的亲近。

  2. 诗歌内容:在《山居书志》中,张羽描绘了他在山中的隐居生活,如“旅寓难自遣,幸此竹林栖”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致的向往与内心的孤独。通过观察石苔和山禽等自然元素,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淡泊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度探索。

  3. 艺术特色:《山居书志》的语言朴实无华,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诗中的意象生动,如“遗形暂尔遣,望道窅然迷”展现了诗人在自然面前的迷茫与寻求。这种表达方式使读者能够更加贴近诗人的情感世界,感受到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4. 文化价值:在传统文化中,山水常常象征着高洁的人格和清静的生活态度。《山居书志》不仅记录了一个历史人物的生活片段,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传递了一种追求内心平静与自我超越的思想。

《山居书志》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还揭示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这首长诗的研究,人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思想情感及其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寄托的过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