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剑歌送龙子高提学之闽

君不见王郎赠君龙泉之剑可三尺,彩缑消磨土花蚀。
又不见桂子赠君神凤之琴无一弦,锦囊零落珠丝县。
千年旧物连城璧,持至京都人未识。黄尘压埃冰塞川,几何不坠同瓦砾。
龙君张其弦,淬其锷,凤忽有声龙露角。都人聚看走相传,齐瑟吴钩俱寂莫。
昔君韬光谁见知,亦如琴剑尘土时。文章焕烂云锦机,脱颖不啻囊中锥。
得官归来东海涯,二物无恙还相随。相随又下闽南路,我作长歌送君去。
日暮三山不见云,文星一点天低处。五月初来花满城,榕阴驻马听啼莺。
荔枝新劈江家绿,翠杓银罂莫暂停。白日易西匿,江水无回波。
请君载舞王郎之剑,弹桂子之琴,歌我之歌。故人之情不我极,千里相思奈尔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琴剑歌送龙子高提学之闽》是一首明代诗人陈子升的作品。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龙山一别又经秋,我欲从君上碧楼。
但见青山多秀气,不闻流水有清流。
琴中写尽江南恨,剑外平分塞北愁。
回首白云千里外,知君何处寄征裘。

这首七绝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其即将远行的不舍之情。诗中提到“琴中写尽江南恨”,意味着通过琴声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剑外平分塞北愁”则反映了诗人在离别之际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彼此分别的感慨。最后一句“知君何处寄征裘”透露出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和对友谊的珍视。

此诗以其简洁明快的风格,深刻地反映了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体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离别时刻的复杂感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