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 咏莲

芙蓉开遍芳塘,薰风倍觉湖天好。爱花心性,北窗簟滑,起来偏早。王母瑶池,麻姑琼海,更谁窈窕。枉惹他游女,暗增羞妒,频低首,临波照。
一段氤氲芳气,画阑前、紫云萦抱。忽思泰华峰头,玉井搴来寒峭。欲去无因,步虚声里,梦云空绕。看层霄、鹤起凌风,何日尽收烦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龙吟·咏莲》是一首描写白莲的词。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文学作品的特点、作者信息以及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作者简介
  • 唐珏:宋末元初的词人,其创作以词为主,尤擅长咏物词,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
  • 张炎:南宋词人,其作品《水龙吟·白莲》收录于《山中白云词》,与周密的《水龙吟》同为咏白莲的杰作。
  1. 文学特点
  • 描写手法:《水龙吟·咏莲》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先总写白莲的姿态,再分述莲叶、莲房、莲花的不同面貌,最后总结全篇。
  • 艺术特色:该词布局巧妙,章法奇特,匠心独运,整首词既有总写又有分写,有远有近,有正有侧,章法颇可玩味。这种布局不仅使读者对白莲的形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还通过对细节的精心刻画,使得白莲的形象生动鲜明。
  1. 文化意义
  • 咏物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咏物诗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水龙吟·咏莲》通过白莲的形象,寄托了词人对于清高、纯洁品质的赞赏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美学价值:从美学角度来看,这首词通过对白莲不同阶段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以及词人的审美情感。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水龙吟·咏莲》不仅是宋末元初词人唐珏的作品,也是宋代咏物词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研究,不仅可以领略到宋词的艺术风采,还可以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