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伯英伯筠见访雨留信宿

溪谷云昼合,东林微雨来。
二友歘俱至,一见纾中怀。
扫我茅茨室,为君缃帙开。
上言风雅醇,下言艳歌谐。
何以相淹留,清醑不盈杯。
何以为远赠,愧无琼与瑰。
煦风失坚冰,溪水流湝湝。
归鸿正翱翔,浮鹥散参差。
告我遽言旋,定省恒惧乖。
懿此孝友心,令德善自培。
愿为王国士,无愧北山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简伯英伯筠见访雨留信宿》是元末明初诗人梁寅的作品。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深入介绍:

  1. 作者简介
  • 生平背景:梁寅,字孟敬,江西新喻人,生于元末明初,世代为农,自学不倦,贯通五经和百家言,后成为名儒。
  • 学术成就:梁寅在石门山讲学,四方士子多从之学,被尊称为“石门先生”,有《礼书演义》、《周礼考注》、《石门集》等著作传世。
  1. 作品原文
  • 诗句解析:溪谷云昼合,东林微雨来,二友歘俱至,一见纾中怀。扫我茅茨室,为君缃帙开。上言风雅醇,下言艳歌谐。何以相淹留,清醑不盈杯。何以为远赠,愧无琼与瑰。煦风失坚冰,溪水流湝湝。归鸿正翱翔,浮鹥散参差。
  1. 作品赏析
  • 艺术特色:该作品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及人物互动,展现了作者的才情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意象,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和画意。
  • 思想价值: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情怀,体现了作者对友情、文化传承的高度重视。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重视精神交流的生活态度。
  1. 文学价值
  • 诗歌地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梁寅的诗作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推崇,而且在后世亦有一定的影响和评价。
  • 影响范围:《简伯英伯筠见访雨留信宿》作为梁寅的代表作品之一,在学术界和文学界都有所涉猎,被众多学者研究并引用。
  1. 历史意义
  • 时代背景:该诗作创作于元末明初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和动荡的时期。诗中对朋友的真挚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状态和文化追求。
  • 文化交流: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当时文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诗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素材,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梁寅的《简伯英伯筠见访雨留信宿》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座桥梁,连接了过去与现在,沟通了文学与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同时也能体会到古人对于友情、自然与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崇高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