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寓宿江寺

天涯岁晚倦宵征,望里乡山路几程。
落日远投江口寺,疏砧遥隔水边城。
一身在客惊秋序,孤梦还家厌雨声。
赖得远公消此况,夜深香茗说无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夜寓宿江寺》是明代作者盛箴的诗词作品。这首诗不仅以其优美的词句和深邃的情感吸引了无数读者,而且通过其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深刻的人生感悟及禅宗哲理的融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深刻思考。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盛箴:明代著名诗人,其生平事迹不详,但据诗中内容推断,盛箴可能经历了不少生活的起伏,从而有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体验。
  • 文学成就:盛箴的诗歌以抒情见长,擅长运用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与哲思,其作品中不乏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感慨之作。
  1. 诗歌原文
  • 天涯岁晚倦宵征,望里乡山路几程。
  • 落日远投江口寺,疏砧遥隔水边城。
  • 一身在客惊秋序,孤梦还家厌雨声。
  • 赖得远公消此况,夜深香茗说无生。
  1. 诗歌赏析
  • 自然描写:诗中的“落日”、“江口寺”、“疏砧”等词汇生动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伤的画面,体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留恋与对旅途孤独的深切感受。
  • 人生哲思:诗中表达了对人生阶段变换的感受,以及对回归家庭、远离喧嚣环境的渴望。通过对“远公消此况”的提及,盛箴似乎在寻求一种心灵上的解脱与平静。
  • 禅宗元素:通过对“夜深香茗说无生”的引用,可以感知到其中蕴含的禅宗色彩。在禅宗思想中,“无生”是一种超脱生死、超越烦恼的境界,诗人以此表达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盛箴的《秋夜寓宿江寺》不仅作为一首诗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在哲学层面上提供了深入的思考,让人们在品味其美妙文字的同时,也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慰藉和启迪。无论是对于文学爱好者还是对于探索人生哲理的读者,这首诗都是一个值得品读和深思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